转载丨数据资产可信通证化流通白皮书
2025-03-05
转载丨数据资产可信通证化流通白皮书

微信图片_20250305153104.jpg

微信图片_20250305153256.png

数据资产已成为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核心驱动力。通证化通过将实物资产、权益或服务转化为数字形式,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资产交易的效率和流动性。数据资产通证化通过将数据资产转化为数字通证,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交易的自动化和透明化,促进了数据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为数据流通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本白皮书聚焦探讨数据资产通证化流通的背景、理论基础、关键技术,提出了数据资产通证化的实施路径,总结了数据资产通证化的应用案例、风险挑战及未来展望,旨在号召业界合作伙伴加入数据资产通证化流通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共同构建国内及跨境数据资产通证化流通的应用生态。

微信图片_20250305153317.png

微信图片_20250305153346.png

数据资产可信通证化流通的背景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资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已成为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核心驱动力。通证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资产数字化手段,在金融和技术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证化指的是将实物资产、权益或服务等转化为数字形式的过程,这些数字化的资产通常表现为区块链上的通证。

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透明性和去中心化特性,确保资产的真实性和所有权的安全转移。通证化拓宽了资产交易的边界,使得原本难以分割、流通性差的资产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进行交易和流通。数据资产通证化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它通过将数据转化为可以在区块链网络上流通的数字通证,从而赋予数据以明确的所有权和交易价值。

数据资产流通经济的崛起标志着数字时代生产力的新飞跃,它将数据从传统的信息载体转变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流通资产。数据资产流通经济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高效、安全、透明的数据交易市场,使得数据能够在不同主体间自由流动,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要推动数据资产的流通,必须从法律、技术、市场等多个层面入手,构建一个权责清晰、安全可靠、高效有序的数据流通体系,以释放数据资产的巨大潜力。

微信图片_20250305153410.png

数据资产可信通证化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数据资产通证化的理论基础植根于现代经济学和信息理论的交叉融合,它揭示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实现机制。一是从经济学角度看,数据资产通证化是对数据资产价值的一种创新性表达。二是网络可信理论体系,其强调在复杂网络环境下构建信任机制的重要性。三是信息理论为数据资产通证化提供了技术基础,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智能合约特性。四是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理论也为数据通证化市场中的激励机制和治理结构提供了理论指导。五是数据资产通证化还与数字经济的理论框架相契合,它体现了数据经济时代资源配置的新模式。

数据资产通证化的关键技术包括:一是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数据资产通证化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分布式账本的形式,为数据资产的确权、交易和流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设施。二是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 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基于区块链构建起全新的身份标识与管理体系。三是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数据资产通证化过程中的核心安全保障。它通过数学算法对数据进行编码,确保只有拥有正确密钥的用户才能访问和解密信息。四是数据确权技术:数据确权技术是数据资产通证化中确保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清晰界定的关键技术。五是数据标准化和互操作性:数据标准化和互操作性是数据资产通证化中确保数据流通和交易效率的关键技术。六是隐私保护技术: 隐私保护技术是数据资产通证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旨在确保个人和组织的数据隐私在数据流通和交易过程中得到妥善保护。

微信图片_20250305153427.png

数据资产可信通证化的实施路径及应用场景

数据资产可信通证化的实施路径:

一是数据确权与授权数据确权是指明确数据的所有权归属,确保数据主体对其所拥有数据的控制权和收益权。数据授权则是指数据所有者在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将数据的使用权授予他人或机构。二是通证设计与发行通证设计涉及如何创造和分配数据资产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和生态激励。通证发行是将设计好的通证引入市场,发行策略需要考虑法律合规性、市场接受度和投资者保护,同时也要确保发行过程的透明性和公平性。三是流通机制与市场构建涉及如何设计有效的流通机制和构建相应的市场环境,以促进数据资产的合理流通和高效利用。

数据资产可信通证化的应用场景:

一是电信行业数据通证化在电信行业,数据资产的可信通证化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式来处理和利用统计级的数据,这些数据是经过聚合和匿名化处理的,不包含任何个人身份信息。二是金融数据通证化通过将金融数据转化为可交易的通证,为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新的数据资产管理和价值发现机制。三是医疗健康数据通证化将健康信息和医疗记录转化为可在区块链网络上交易的数字通证,提高了医疗数据的安全性、隐私性和流动性,促进医疗研究和健康服务的创新。四是知识产权数据通证化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可在区块链上交易的数字通证的过程。

微信图片_20250305153448.png

数据资产可信通证化的风险及应对建议

一是法律与监管风险包括数据确权问题、数据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监管机构对于数据通证化市场的监管能力、国际合作与协调等。

二是技术安全风险:包括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的不完善、新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等。

三是市场接受度风险:包括市场参与者对于新兴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一、数据通证化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问题、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数据通证化的价值实现和流动性问题、数据通证化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微信图片_20250305153502.png

电信运营商的数据资产可信通证化实践

2024年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新华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天翼数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通支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数据资产Web3.0可信通证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建设数据资产可信通证流通平台(DTCP),该平台由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运营,中国移动研究院建设,基于电信运营商区块链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与三家运营商数藏能力平台对接。数据资产可信通证流通平台为数据资产流通和交易提供了安全、高效、可信的环境,从而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移动以中移链Web3.0为核心架构,通过构建“一链一栈一生态”,打造Web3.0互联互通信任基础设施,旨在实现内地、香港及海外之间跨链跨境双向互通的区块链信任技术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305153516.png

数据资产可信通证化的未来展望

一是政策支持与法规完善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逐渐认识到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如何通过政策和法规来促进数据资产的有效利用和流通。

二是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通证化将迎来更加高效、安全和灵活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是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随着数据流动跨越国界,数据通证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则,以促进跨境数据交易和合作。

本白皮书系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编制,由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通支付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协同完成。白皮书全文下载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0h5CL134G2pQB,提取码:V7zL。


了解更多
关于征求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OIDAA)“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技术框架”等11项团体标准意见的通知
2025-01-02
关于征求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OIDAA)“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技术框架”等11项团体标准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北京中盾安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中盾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技术框架(征求意见稿)》、《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身份鉴别服务接口要求(征求意见稿)》、《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NFC身份鉴别流程(征求意见稿)》、《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SIM卡接口要求(征求意见稿)》、《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SIM卡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身份鉴别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初稿)》、《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身份鉴别设备专用安全芯片应用接口要求(征求意见稿)》、《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移动终端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身份鉴别设备专用安全芯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实名制的智能门锁系统个人信息保护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基于分布式数字身份的个人数据授权的流程与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已完成起草工作,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立项目录.png


征求意见渠道

请登录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www.ttbz.org.cn/Home/Show/92540

查阅团体征求意见稿,如有意见可根据链接内信息下载《团体标准意见反馈表》并于2025年1月24日前将《团体标准意见反馈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至各标准项目牵头单位意见反馈联系人处。


1、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技术框架.pdf

2、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身份鉴别服务接口要求.pdf

3、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NFC身份鉴别流程.pdf

4、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SIM卡接口要求.pdf

5、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SIM卡技术要求.pdf

6、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身份鉴别设备技术要求.pdf

7、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身份鉴别设备专用安全芯片应用接口要求.pdf

8、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移动终端技术要求.pdf

9、基于SIM卡的数字身份 身份鉴别设备专用安全芯片技术要求.pdf

10、实名制的智能门锁系统个人信息保护实施指南.pdf

11、基于分布式数字身份的个人数据授权的流程与技术规范.pdf

12、团体标准意见反馈表.doc

13、标准项目牵头单位意见反馈联系表.xlsx


了解更多
OIDAA联盟“数字身份·智享会”首期线上沙龙【SIM应用工作组】
2024-11-22
OIDAA联盟“数字身份·智享会”首期线上沙龙【SIM应用工作组】



PART

01

                活动简介

OIDAA联盟正式启动“数字身份·智享会”线上沙龙系列活动,旨在汇聚行业精英,促进跨界融合与合作创新,传递行业动态、政策导向及市场趋势,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首期沙龙活动由联盟“SIM应用工作组”主导,聚焦“运营商创新应用”,汇聚工作组核心成员单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的资深专家,带来SIM技术在数字身份领域的最新趋势解读和技术前沿分享,揭秘SIM技术在多元化场景下的成功应用案例,促进跨行业交流与合作,推动数字身份生态的繁荣发展



PART

02

            分享嘉宾介绍


01

中国移动


图片

唐欢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嘉宾简介


SIM空间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参与完成基于5G SM卡的数字身份、数字人民币、TSM等核心技术攻关

分享主题


《基于超级SIM的数字身份应用探索》




02

中国电信


图片

崇静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嘉宾简介


增值业务运营中心号卡运营部资深专家,参与制定中国电信卡技术演进规划,建设并运营中国电信集约SIM卡应用平台,为数字身份、数字货币业务提供SIM卡解决方案

分享主题


《用数字身份打造安全网络的零信任基础》




03

中国联通


图片

韩英晶

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嘉宾简介


校园产品部副总经理,深耕SIM应用生态,目前已参与网络空间治理领域国家课题项目1项,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项

分享主题


《基于SIM卡的身份认证领域实践应用》





图片

PART

03

              活动详情



01

沙龙时间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下午  14:00-15:00

02

参与人群

面向OIDAA联盟会员单位、重要合作伙伴单位、数字身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研究人员以及对该主题感兴趣的公众

03

参与方式

腾讯会议线上专题沙龙直播

会议号:334 188 543


图片

扫码添加会议列表,锁定时间观看直播


关于我们

图片




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简称OIDAA联盟)是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牵头成立的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拥有自主可控的领先核心技术,围绕会员服务、产业生态构建、标准推进以及工作专业委员会四条主线为会员提供定制化、专业化服务。


目前会员单位已达130多家,涵盖了包括公共安全、互联网基础服务、通讯、信息安全、金融、电子商务、终端设备、微电子、个人征信等各个领域。


联盟秘书处/生态赋能中心

网址:www.oidaa.org.cn

邮箱:ms@oidaa.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1号

         厦门火炬高新区火炬广场北7楼


了解更多
转载 | 2024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聚势再起!
2024-08-07
转载 | 2024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聚势再起!

转载 | 2024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聚势再起!

海丝中央法务区 OIDAA联盟    2024年08月07日 10:26 北京


2024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即将启幕!本次展会以深化政法工作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核心,汇聚前沿警务、未来安全、智能法务领域的领先技术与创新成果。今年OIDAA联盟携手中盾安信将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指导下再度参展,全方位展示可信数字身份创新应用成果,全力支撑现代警务体系的构建;以更强阵容、全新产品,共赴科技盛宴,共探数智未来新篇章!


以下为展会详情,欢迎关注。


2024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将于9月8日-11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A1-A2馆举办。展会聚焦警务、安全、法务三大领域科技支撑与创新成果,加强数智产业链国际合作协同,以提升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助力警安法务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微信图片_20240807104300.png

展会简介


2024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下称“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围绕“警务”“安全”“法务”三大版块,集中展示警安法务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展会将扩大国际嘉宾阵容,联合多方组织机构,定向邀请“一带一路”国家、金砖国家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前来观展和洽谈。


微信图片_20240807114404.png

·展览面积


15000㎡(含室外)


·预计展商


200+


·专业嘉宾


1000+


·参观观众


100000+


展区规划

Exhibition Area Planning


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共设主题馆、前沿警务、未来安全、智能法务四大展区,同时还规划了活动区与洽谈区。

微信图片_20240807105308.jpg

*展区规划示意图


主题馆展区

图片1.png

(展区效果图,具体以实际效果为准)


围绕跨部门办案平台、新时代“枫桥经验”等,对应打造“社会安全”“数字枫桥”“司法公正”“政法便民”展示区,展示政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成果。


“警务”“安全”“法务”三大展区

图片3.png

(往届现场展位图,具体以实际效果为准)


前沿警务展区内容涵盖:新型警用装备、视频监控设备、人脸识别系统、治安系统软件及平台、无人系统等。


未来安全展区内容涵盖:公共安全、低空安全、应急安全、数字安保、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视频安全、智慧物联/智慧安全社区、园区、家庭等。


智能法务展区内容涵盖:法务科技、数字检务、智慧法院、智慧司法、云链证据、企业法务服务、公共法务服务、涉外法治服务等。



展会亮点

Exhibition Highlights


专业化的行业盛会


由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司法部信息中心等单位指导,厦门市人民政府、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

会联合主办,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协办,整体活动权威性高、专业性强、影响力大。

室内外展览面积达15000㎡,深刻把握智能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聚焦“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热门话题,

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体验,解锁具象化的警安法务科技新质战斗力。


多样化的现场活动


立足于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设置专业交流会、企业推介会、产品发布会、海丝中央法务区十大警安法务科技应用产品颁奖等活动,

还将设立低空安全技术创新及户外展示等多元化专题展区,分享前瞻思考,共话发展未来。

同时现场设立企业“出海”法商融合创新服务展位,举办企业“出海”法商融合创新服务对接会,为警安法务科技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

全链条、全周期、专业化、国际化的法商融合服务。


国际化的精准邀约


针对企业需求、聚焦行业特点,借助权威部门、行业协会的影响力,邀请中央及全国各省市政法单位相关负责人,定向邀请境内外专家学

者、专业观众、行业商协会及企业负责人等参展参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多方合作共赢。



同期精彩活动

Activities


为深化警务、安全、法务三大领域的科技成果交流与合作,权威行业机构将在厦同期召开多场专业行业交流会,届时将邀请重量级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汇聚厦门,共绘行业新篇章。


数字警务之新质安防体系建设应用交流会


数字警务之新质安防体系建设应用交流会由厦门市海丝数据安全产业研究院、厦门市安全技术防范协会主办,旨在深入探讨数字警务领域的新质安防体系建设与应用,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为现代警务工作注入新动力。


低空安全技术与装备应用交流会


低空安全技术与装备应用交流会由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主办,旨在汇聚公共安全、应急、民航等部门及低空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邀请世界无人机联合会、亚洲太平洋安保协会、纳米比亚海军俱

乐部等国际嘉宾参会,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应对低空安全挑战,推动低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法务科技创新交流会


法务科技创新交流会由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政法机关、行业专家及高校学者,以“枫桥经验”数字化发展为主要内容,深入探讨矛盾调解、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前沿技术。



*以上活动以实际执行为准


9月8日-11日


2024中国(厦门)


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


期待与你相约!


参展详情,敬请联络:


朱女士 18559730293


曾女士 15985863092


OIDAA联盟参展详情,敬请联络:


龚先生 15537716877


转载自:海丝中央法务区


了解更多
联盟成员 联盟成员
加入联盟
Join Us

OIDAA相信,中国不仅仅是全世界的互联网强国,更是全世界最为安全、便捷、有序的网络身份认证强国。

我们期待更多拥有创新技术的新生力量加入,为全球网络身份认证提供强大影响力的中国方案。


联盟价值